索引号 | 014438505/2024-268527 | 主题分类 | |
发布单位 | 靖江市生祠镇 | 发文日期 | 2024-07-10 |
文号 | 时效 |
关于印发《“和美古镇·忠义生祠”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计划》的通知
机关各部门(条线)、各村(社区)、各驻镇单位:
现将《“和美古镇·忠义生祠”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计划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附件:“和美古镇·忠义生祠”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计划
中共靖江市生祠镇委员会
2024年7月10日
附件
“和美古镇·忠义生祠”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计划
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“百村整治百村示范”工程要求,探索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的新动能,为靖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积极贡献“生祠担当”,经镇党委研究,制定“和美古镇·忠义生祠”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计划如下。
一、创建目标
以生祠古镇和靖江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为重点,突出精良稻麦、精细果蔬、精美园艺、精品文旅、精致康养,积极打造以农业产业为基础、旅游休闲为形态、风土文化为灵魂、健康颐养为特色的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区。在现有基础上,汇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和“商养学闲情奇”12要素,高质量推出一批非遗原创产品和特色文娱作品,高标准建设一系列农文旅融合节点和康养中心,高水平探索一套兴镇强村富民推进机制,构建“一大两小”生态廊道环线,建成“文化古镇、农业科技、苑艺康旅”3个特色风貌片区,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、乡村旅游重点镇(村),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游客休闲度假重要目的地。
二、具体内容
编制生祠镇农文康旅融合发展规划,以规划为引领,实施“魅力农耕”“风土文化”“品质康养”“印象旅行”四大工程。
(一)实施“魅力农耕”工程
1. 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。集聚科技、资本、信息、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,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、绿色科技集成应用平台、农产品加工物流集聚平台、产村融合发展平台,重点突出粮食产业绿色发展和香沙芋产业科技创新,统筹推进11个重大项目实施,切实发挥省级产业示范园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能力。
责任单位:园区(综合科、项目科)、农村工作办公室(农推)
2. 描绘宜居宜业新图景。持续巩固“全国卫生镇”“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镇”创建成果,将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治理、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相结合,完成乡村道路绿化、亮化、美化“三化”提升工程,构建优美、舒适、整洁、和谐的美丽乡村生活空间。
责任单位:农村工作办公室(八位一体)、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、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、各村(社区)
3. 拓展特色商标新价值。高位推动“生祠堂”区域注册商标品牌建设,成立专门运营公司,整合农业产业资源,建设品牌营销中心和电商中心,引导企业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推动部门、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通力协作、上下联动,构建区域公用商标、区域地理标志、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为一体的矩阵体系。
责任单位:园区(综合科)、农村工作办公室(农推)、各村(社区)
(二)实施“风土文化”工程
4. 以文史赋能文化振兴。编撰续写《生祠镇镇志》《望岳》《柳溥庆传奇人生》《神奇的郭璞》等“生祠丛书”,充分留住历史回忆;组织精神研讨、田野调查等活动,深挖岳飞、刘国钧、柳溥庆等历史名人文化价值,凝聚生祠“三大精神”,形成文化谱系;依托“岳庙、刘国钧故居、思岳路街区”,抢救保护历史建筑遗存,适时改建新建历史文化街区,丰富历史古镇文化形态。
责任单位:党建工作办公室(统战)、党建工作办公室(宣传)、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、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
5. 以文艺激活发展动能。匠心创作文艺作品,助力宣传岳文化、荷文化、兰文化、苑艺文化、农耕文化,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热销;持续举办“忠义庙会”“丰收节”等四季节庆,在“文化轴”上唤醒时代精神,实现艺术与乡土相融、文化与产业相亲。
责任单位:党建工作办公室(宣传)、农村工作办公室(农推)、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
6. 以文创助推产业发展。挖掘民间故事、传说和神话元素,突出潮玩美学、非遗历史、风土文化,设计覆盖衣食住行、地域风味浓厚、品类丰富的文创产品。借助电商直播、超市商场、四季节庆等平台,大力推介生祠文创和农产品,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。讲好岳家军、实业救国、东进抗日等历史故事,还原乡村风土人情,创设形神兼备、触动人心的消费情景,激发消费者对生祠的情感共鸣。
责任单位:党建工作办公室(宣传)、园区(综合科)、农村工作办公室(农推)、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
(三)实施“品质康养”工程
7. 优化基础设施。布设彩虹路线,打造观光节点,将旅游休憩、景观功能、生态保护有机结合,美化提升道路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,完善乡村健身步道、篮球场、骑行道等体育设施,因地制宜构建满足旅游体验的“慢游”交通网络。
责任单位: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、党建工作办公室(宣传)、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、园区(项目科)、各村(社区)
8. 提升服务功能。培育一批具有田园、生态、农耕等个性鲜明与主题多元的乡村旅游民宿,引导连点串线集聚发展,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务,打造品牌化、集聚化、规模化的旅游民宿靖江样本,提升生祠民宿在客源市场的吸引力。
责任单位: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、经济发展办公室(三产)、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、各村(社区)
9. 发展康养项目。推动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服务提档升级,迁址新建生祠镇中心卫生院并争创二级医院,全镇医疗机构“健康小屋”建设覆盖率达80%以上,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。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布局建设康养中心、托老机构,带动护理、助餐、医疗、老年用品等多产业共同发展。
责任单位:便民服务中心(卫健)、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、园区(项目科)、各村(社区)
(四)实施“印象旅行”工程
10. 保护历史遗存。保护修缮岳庙、刘国钧故居等文保单位,重建柳溥庆故居,还原叶飞将军南下指挥部、靖江抗日民主诞生地等红色遗迹,通过翻建历史旧址、收集历史物件、讲好历史故事等方式,打造主题场景,提高互动式、表演式旅游产品比重。
责任单位:党建工作办公室(宣传)、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、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、岳庙
11. 丰富旅游供给。以田园风光、民俗风情、农耕文化等为背景,开发摄影游、采风游、写生游等新兴业态,建成七里村、东进村等一批特色突出、服务完善的艺术村落;涵养“乡愁”情怀,发挥丽园、东华景观园、马洲兰苑等比较优势,探索园林社会化开放路径,为游客提供拓展训练、园艺学习等独特体验。
责任单位: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、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、农村工作办公室(农推)、各村(社区)
12. 彰显地域文化。建设芋博园展厅、锡剧展示馆(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倪同芳工作室)、生祠牧场、数字智慧农场、渔光互补科普教育长廊等基地,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;深挖美食文化内涵,编制“生祠堂菜单”,讲好香沙芋、思岳饼等美食背后的故事,让“老味道”香飘万里。同时,加强与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合作,全方位推介特色农业产业、生态旅游产业、忠义精神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。
责任单位:园区(项目科)、党建工作办公室(宣传)、农村工作办公室(农推)、便民服务中心(教文体旅)、各村(社区)
三、工作机制
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。探索“大党委+攻坚党支部”工作模式,建立重要事务共商共议、决策管理制度,构建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指导协调体系。充分吸纳社会组织、市场主体参与,形成党委政府主导、部门属地齐抓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协同组织方式,确保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各项措施落实到位。
二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。探索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,提高集体土地有偿使用收益投入“三农”领域的比例,稳妥推进资金筹集管理方式创新。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,激活乡村各类主体和要素资源,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农文康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。
三是构建利益均衡机制。在引入游客流量的同时,注重引导和促进各类消费,镇村集体形成一定的收益,确保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支持企业生产经营,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,保护好企业家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。引导农民参与农文康旅融合发展,积极创业就业,鼓励其融入新行业、新领域发展的热潮中。
四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。加强复合型人才招引,加大与涉农、健康、文旅企业、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,定期组织实用人才、技术骨干培训,培养一支农文康旅融合发展专业队伍。建立乡贤和在外学子参与地方建设相关激励办法,吸引创业人士返乡投身乡村振兴,营造返乡就业创业、成长成才的浓厚氛围。
四、实施步骤
(一)启动部署阶段(2024年7月)。邀请专业机构编制生祠镇农文康旅融合发展规划,规范指导各项工作开展,同时明确今后三年的行动计划。组建农文康旅融合节点打造攻坚党支部,制定实施方案,排定时间表、路线图、计划书,整合农业产业园项目、特色田园乡村、重点农业基地等资源,连片打造农文康旅资源要素集聚区。
(二)推进实施阶段(2024年8月至2026年6月)。发挥镇党委总揽作用,对照三年行动计划,坚持靠前指挥、积极作为,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,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。根据需要成立工作专班,健全品牌建设工作责任体系,形成专班任务、条线任务、属地任务“三张清单”,实行“月报告、季小结”调度,强化督导推进。
(三)长效提升阶段(2026年7月起)。对推进的基本情况、主要做法和成效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进行系统总结,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,做好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,确保“一张蓝图绘到底,一茬接着一茬干”。
五、工作要求
1. 注重工作实效。各责任单位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积极融入农文康旅融合发展大局,深入调研、靠前谋划、主动服务。要统筹用好各类资源,把创建目标转化落实为提升项目,做到“面子”“里子”并重,坚决杜绝“政绩工程”“面子工程”“新形象工程”等问题,让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考验和群众检验。
2. 明确职责任务。各责任单位要根据三年行动计划,明确责任分工,细化任务举措,实行责任到人、目标到人、考核到人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、限期推进。要密切沟通合作,强化综合研判、共商共议,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难点问题,凝成干事合力、做好风险管控。镇纪委要加强督办问效,对做事拖拉、敷衍塞责的,及时予以提醒、督促抓好整改。
3. 加强宣传引导。注重时效性,广泛挖掘、深入提炼,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对农文康旅融合发展特色做法、典型案例、阶段成效等内容进行宣传报道,发出生祠声音、传扬生祠美誉,持续擦亮生祠名片。强化政策宣传、专题宣传,引导农文康旅新业态群体积极响应、主动参与,形成全民共建的良好格局。
4. 及时总结表彰。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结合工作实际,及时总结形成面上可供借鉴的好方法、好模式,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,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生祠样本。镇党委将对在工作推进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,对实绩明显的个人在评先评优、提拔使用等方面优先考虑,大力营造崇尚先进、学习先进、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。